在科技浪潮风起云涌的当下,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与合作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格局。英伟达创始人兼 CEO 黄仁勋在 GTC 2025 的采访中,分享了关于英伟达在中国市场发展 AI 的诸多见解。
黄仁勋提到,英伟达在中国的布局早已展开,且规模相当可观。目前,英伟达在中国已拥有近 4000 名员工,并在深圳、香港、北京、上海等多地设立分公司,形成了广泛的地域覆盖和深入的市场渗透。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黄仁勋强调了中国在 AI 研究领域的强大实力。他表示:“全球 50% 的 AI 研究人员来自中国,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单一群体,没有接近的第二名。” 这一数据背后,是中国在 AI 研究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中国研究人员在该领域的卓越才华和不懈努力。事实上,美国的每一家 AI 实验室都活跃着众多优秀中国研究人员的身影,他们为全球 AI 技术的进步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此外,黄仁勋还介绍了英伟达在中国的研发工作。他指出,英伟达在中国的研发不仅局限于基础技术,更是与当地的开发者和初创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本地科技产业的创新与发展。目前,英伟达在中国拥有超过 150 万名 CUDA 开发者,并与 3000 多家初创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一庞大的生态系统为中国的科技行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采访中,黄仁勋还对台积电 “组团” 收购英特尔的相关传闻做出了回应。他表示:“我不知道消息是从哪里来的,但没有人邀请我们加入。” 这一表态既展现了英伟达在面对行业传闻时的冷静与客观,也反映了当前半导体行业复杂多变的合作与竞争态势。
今年早些时候,芯片制造巨头英特尔的拆分传闻频出。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台积电和博通都在关注可能将英特尔一分为二的潜在交易;彭博社也称,台积电可能会因为美国政府意见而选择接手英特尔公司的芯片制造业务。公开资料显示,2024 年英特尔制造业务销售额下降 60%,营业亏损 134 亿美元,约合 968.87 亿元人民币。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英特尔此前表示计划将制造业务拆分为独立子公司,以期在困境中寻求新的突破。
英伟达在 AI 领域的布局和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无疑将对全球科技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中国 AI 研究人员和企业将在其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推动全球科技创新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